項目位于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區范圍內,地處橫巷與草庵弄交叉口,坐北朝南,是典型的蘇州傳統民居,本次設計范圍為兩路兩進,建筑面積712.5平方米,占地面積約686平方米。老宅原為兩路兩進的院子,原住民已經完全搬遷,建筑現狀較為破舊,違章搭建較多,四處雜物堆放。
面對現狀,我們考慮:1.規劃層面上,如何融入古城的發展,同時延續古城傳統文脈;2.建筑層面上,如何重建理想居所,保證人的基本生活尊嚴;3.如何吸引資本,保證經濟的可持續性。
根據這些問題,我們提出:1.調整人口結構,引入不同人群入住,打造微型社區;2.保持整體空間格局,保留部分老宅,留住街區記憶;3.增加與街道相連的公共空間,通過混合社區實現居住與文旅結合;4.保持建筑風貌,保留歷史記憶,更新使用功能;5.汲取蘇州院落空間塑造手法,合理布局功能空間,創造最小面積宅院;6.拓展地下空間,滿足使用功能,釋放地面。
從原始建筑入手,我們確定保留建筑和新建建筑范圍,確定地下室邊界,沿街留開挖入口,確定3種不同人群居住單元,分別組合,形成基本的宅院空間,在主要院落中置入“翠玲瓏”,梳理空間結構,并在院子中布置了7組裝置,從入口序列開始,包括:門廊,閑庭,流浪圖書館,社區花園,公共廚房,晾曬架和游廊·貓舍·茶亭。分別對應可居,可玩,可游,可賞四種生活需求。
我們覺得,對于傳統建筑的保護和更新是當代建筑師的時代命題。我們希望,通過我們的思考,引入設計成分,改變原著民人群結構,打造更有活力的生活狀態,并且提供可復制的形式,一方面融入古城發展,一方面又延續傳統文化脈絡,整體實現古城的復興。